English

研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力作

2000-06-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高振刚等同志撰著的《西部大开发之路——新亚欧大陆桥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一书,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系统而比较有说服力地论证了新亚欧大陆桥与西部大开发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新亚欧大陆桥正是西部大开发之“路”。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独特而又富有创见的研究成果。虽然在此之前也曾有不少人提出新亚欧大陆桥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但对此进行系统而深刻阐述的著述尚不多见,本书堪称集大成之作。

如何促进西部地区世纪性大开发?这是摆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早在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之前,我们就注意到了新亚欧大陆桥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并撰文指出,新亚欧大陆桥不仅仅是一条负荷运载的铁路,而且是前景广阔的促进商品经济大流通、东西经济大融合的经济带。可喜的是,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的出版就是陆桥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书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命题,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新亚欧大陆桥发展战略,指出以长江和陆桥为主干道,构筑西部对外联系的通道,引导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区域传递,开创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抉择。新亚欧大陆桥是一条比真正的河流更为有效的快速畅流通道,有了它,黄河流域经济就有了脊梁,有了骨架,有了生生不息的血脉。在21世纪,陆桥经济带将汇聚东、中、西之间各自的优势,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西移的最佳开发轴线,从而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认为,本书的创见是多方面的:

第一,此书鲜明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我国“开”字型区域发展战略新格局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作者站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化、高层次、全方位推进的高度,根据点轴开发理论,在综合“T”型战略格局、“π”型战略格局、流域发展战略格局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字型发展战略新格局。这一战略格局以业已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陆桥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为基本架构,以打通东西南北经济交流通道,从而促进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经济联系和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这是一个完全新型的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对我国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无疑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将有力地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第二,本书通过对黄河文明变迁的描述,提出了复兴黄河文明的重大命题,并由此引发了对文明的思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但是,由于黄河文明是一种非持续发展的文明,因而它注定要随着生态环境的退化而趋向衰落。作者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心脏地带,心脏地带受到严重创伤,中华民族将难以与其他世界先进民族竞争。这是一个令人振聋发聩的结论。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复兴中华文明决不是重建古代的农耕文明,当然也不是建立不断向自然界排放无序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统的工业文明,而是要复兴黄河流域曾经有过的生态文明,只有这样,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才可能变成现实。可以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的关键是我们能否重建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

第三,提出了构建陆桥文化的现实命题。陆桥文化是陆桥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指出,陆桥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源头是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陆桥文化应当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文化形态,本土文化只有从外来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产生新的活力,使陆桥文化较之历史文化更多一些开放性、进取性。陆桥文化应当努力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兼容各种文化形态的文化生态系统。应当说,作者对陆桥文化内涵的界定和把握是比较科学的,建设陆桥文化无疑将成为我们推动陆桥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使命。

本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具有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做到了四个结合,即:国际与国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文字与数据相结合。同时,它还具备立意准确,观点新颖,逻辑缜密,论证充分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性、政策性和实践性,全书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这本书已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而且也是一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